热词: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
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
  • 概要
  • 历史
  • 地理

  县人民政府驻太和镇,邮编:629200。代码:510922。区号:0825。拼音:Shehong Xian。射洪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面积1497平方公里,人口104万,是唐代伟大诗人陈子昂的故乡和唐代圣僧目连故里和目连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名酒沱牌曲酒的出产地。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8.9亿元,县域财政收入实现4.275亿元,是四川省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示范县。
  射洪青堤渡,古称目连故里或目连祖籍,其遗迹尚可追寻。青堤现有唐传至今的刘氏青堤墓;清朝道光年间的木刻碑及唐圣僧目连故里石碑。木碑刻文:“妻江古镇集载青堤昔唐圣僧目连故里,迄今莹墓昭然可考,数百年间迹尤未替……”。石碑是大清光绪28年巡察所立“唐圣僧目连故里”的石官碑。以及傅家行善积德捐资修建的“会缘桥”、“积善桥”的残桥还存在。还有镇西刘氏府弟和刘氏四娘居住的花园寺等遗迹。有些地方在解放后虽经多次改建,但其古建筑在人们心中的旧貌始终尤存,更有目连救母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射洪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在今射洪设郡,距今已2100余年。公元554年,西魏恭帝在此置县,因梓江箭一般直射涪江而名“射江”,北周更名射洪,沿用至今。唐代中期,射洪人精湛的酿酒技艺,赢得了诗圣杜甫“射洪春酒寒仍绿”的赞美,射洪境内石油、天然气、盐卤等资源较丰富。目前已成功开采天然气井3口,实现天然气自给有余。
  1996年在上海成功上市的沱牌公司,20年前还是一个小作坊,现已跻身国家大型一档企业行列,占地12平方公里的沱牌酿酒生态工业园已初具规模。射洪的第二大企业“四川美丰”,1997年在深圳上市,年产尿素已达70万吨,目前又推出了三聚氰胺、PVC管材等新 产品。占地2500亩的美丰生态工业园已经开工建设。2001年在上海上市的“华纺银华”公司,通过整体嫁接和技术改造,使传统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大小提花成为出口创汇的主打产品。努力争取做大做强的“明珠电力”,企业效益大幅提高。“蜀通公司”、“富士电机”、“天马玻璃”、“玉牌食品”、“华星硅业”等企业强势发展,异军突起。一批民营企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全县工农业产值比已经达到87:13,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全县经济的脊梁.射洪生态环境良好。城市乡村,绿树葱茏,森林覆盖率40.5%,是全国首批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县有耕地67万亩。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农业复种指数268%。人民渠、前锋渠、螺引、武引、天仙水轮泵站、洋溪水轮泵站等大中型水利工程控灌全境,耕地保灌率80%。园区农业、大户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蓬勃发展。粮食、棉花、生猪、蚕茧质优量大。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制种基地县、棉花基地县、畜肉产量百强县和省蚕茧基地县。
  县城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非农人口发展到20万人,休闲广场、公园、绿地点缀其间,东、西、南、北片区开发热火朝天,一座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即将崛起。柳树、金华、仁和等全国、全省重点小城镇也有相当规模。射洪两处拦断涪江建厂发电,装机总量10万千瓦;新建成的沱牌热电厂,新增容量1.2万千瓦,电力供应富余,是全国电气化建设先进县。射洪交通便捷,道路四通八达,自力更生修建了64公里一级公路,县乡公路基本实现黑色化。在涪江上建了三座跨江大桥。629个行政村通公路,60%的社通电话,光纤电视入户率达75%,城乡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达10万户,党政网、因特网随时连通“地球村”,今日射洪与世界不再遥远。
  全县有全国、全省重点学校5所。其中射洪中学、柳树中学、太和中学在全市的教育质量也是首屈一指;国家级重点职中—射洪职业中专校,已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职业学校。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县人民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院—射洪县中医院,使射洪保持着较高的医疗保健水平。射洪有县科研机构20个,各类科技人员15000人,是全国“星火技术密集区”和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县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11家;华西证券、川财证券设施先进,交易兴旺。大型超市、农贸集市遍布城乡,购销两旺。射洪政治清明,法制健全,人民安居乐业,是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
 

  射洪县建置是在南北朝西魏时期,始置射江县,于北周(557)改名射洪县,故称“西魏置县,北周正名”。
  射洪县因其射洪县境内有射江(射江今称梓江,又名梓潼江),县得名源于射江,古“江”与“洪”同音,古人将“射江”讹为“射洪”,后北周从俗,遂改为射洪。《元和郡县图志》载:(射洪)“县有梓潼水,与涪江合流,急如箭,奔射江口。蜀人谓水口曰洪,因名射洪”。
  今射洪县境内建立县级政权已1500年。
  秦惠文王灭巴,蜀两国,设置巴,蜀两郡。西汉析巴,蜀郡置广汉郡,领辖广汉等十三县。广汉县治今射洪县柳树镇的通泉坝,为今射洪县境内建县之始。此时,今射洪县境分属广汉,郪两县。广汉县和郪县的分界线,东西以涪江和梓潼江为界,即涪江以东和梓潼江左岸地区为广汉县。涪江西岸和梓潼江右岸地区为郪县(治今三台县郪江乡)。
  西汉末年,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王朝,改益州为庸部,改广汉郡为就都,改广汉县为广信县。今射洪县境分属广信,郪两县。
  东汉时,刘秀政权恢复益州,广汉郡,广汉县名,东汉末年,今射洪县境仍属广汉,郪两县。
  三国蜀汉,后主建兴二年(224),分广汉郡四县置东广汉郡。郡治广汉县(今射洪县柳树镇)。今射洪县境仍属广汉,郪两县。
  西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废东广汉郡,复置广汉郡,今射洪县境仍属广汉郡广汉,郪两县。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罢德阳郡,置遂宁郡,广汉县由广汉郡划入遂宁郡。今射洪县境分属遂宁郡广汉县,广汉郡郪县。恭帝元熙二年(420),刘裕夺取晋王朝政权建立宋王朝,史称刘宋。分广汉郡置新城郡,郡治北伍城县(今三台县潼川镇),领辖北伍城,怀归两县。
  刘宋(明帝)泰始五年(469),改遂宁郡为东遂宁郡,郡治巴兴县(今大英县回马镇长江坝)。广汉县隶属东遂宁郡。今射洪县境属东遂宁郡广汉县,广汉郡郪县。
  萧梁(502~553)撤郪县并入北伍城县。新城郡领北伍城县。南齐,改北宕渠郡(治今盐亭县城),置西宕渠郡,析广汉县,置通泉县。领辖广汉,通泉两县。今射洪县境分属广汉,通泉,北伍城三县。
  西魏宇文泰平蜀,恭帝二年(555)分北伍城县,置射江县(治今射洪县金华镇),隶属昌城郡。据《元和郡县志》记载西魏恭帝(554~556),改西宕渠郡为涌泉郡,并移郡治于涌泉县(通泉更名,治今射洪县洋溪镇),领辖涌泉,广魏(广汉改名)两县。今射洪县境属射江,涌泉,广魏三县。
  北周(557~581),改射江县为射洪县,射洪得名自此始。今射洪县境属射洪,通井(涌泉改名),广汉(广魏改名)三县。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罢郡置州,涌泉郡,昌城郡被废,改通井县为通泉县,并光汉县(广汉改名,讳炀帝杨广名)入通泉县。县治今射洪县柳树镇。
  射洪、通泉两县隶属新州(治今三台县潼川镇)。开皇十八年(598),改新州为梓州,射洪、通泉两县属梓州。炀帝大业三年(607),罢州置郡,射洪、通泉两县属新城郡(治今三台潼川镇)。今射洪县境属射洪、通泉两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新城郡为梓州,射洪、通泉两县属梓州。玄宗天宝元年(742),改梓州为梓潼郡。乾元元年(758),复改梓潼郡为梓州。射洪,通泉两县隶属未变。今射洪县境仍属此两县。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射洪,通泉两县初隶梓州梓潼郡。太祖乾德四年(966),梓州梓潼郡改为静戌军。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又改为静安军。端拱二年(989)复改为东川节度,神宗元丰三年(1080)又改为剑南东川节度,徽宗重和元年(1118)改设为潼川府,射洪、通泉两县隶属关系仍旧。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通泉县“兵后地荒”,并入射洪县,隶属潼川府(治今三台县潼川镇)。
  明洪武十年(1377)五月,并射洪县入盐亭县。十三年(1380)十一月,又恢复射洪县建置。
  清初,射洪县属潼川直隶州(治今三台县潼川镇)。雍正十二年(1734)升州为府,隶属潼川府。嘉庆七年(1802),隶属川北道潼川府,直至清末。
  民国2年(1913),废潼川府,复置道,又隶川北道,民国3年(1914),又旋改属嘉陵道。
  民国7年(1918)起,四川军阀割据,四川形成“防区制”。今射洪县太和镇南,先为四川省第五卫戍区范围,后为李家钰卫戍范围。太和镇北先为川军第5师吕超部控制,后属川军第10师刘斌部,川军杨森第2混成旅杨汉城部及国民革命军第29军田颂尧,孙震部的卫戍区范围。
  民国24年(1935),射洪县隶属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直至民国38年(1949)12月。
  建国后,1950年1月置射洪县(县治由金华镇迁至太和镇),隶属川北区行署遂宁分区。
  1952年9月,隶属四川省遂宁专区。1958年10月,射洪县划归绵阳专区。
  1968年9月,绵阳专区改为绵阳地区,射洪县仍隶属。1985年2月,撤销绵阳地区,射洪县隶属遂宁市。
 
 

  射洪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介于北纬30°40′∽31°10′,东经105°10′∽105°39′之间,海拔最高674.4米,最低299米。东靠南充,西邻成都,南接重庆,北抵绵阳,西晋置县。
  县境呈心脏形,西北高,东南低,东西最宽处46公里,南北最长处58.6公里,幅员面积1495.97平方公里。全县以丘陵地貌为主,丘陵地区占89.1%,涪江、梓江河谷地貌占10.9%。射洪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
  涪江、梓江河顶,经遂宁市、重庆市合川注入嘉陵江,全长670公里,流域面积36400平方公里。
  射洪县气候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总体上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日照1306.9-1471.8小时,年平均辐射总量为90.67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7.2°C。年降雨量908—993mm,年平均蒸发量为985.7—1265.1mm。由于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加上蒸发量比较大,所以干旱是严重的自然灾害。
  射洪境内石油、天然气、盐卤等资源较丰富。目前已成功开采天然气井3口,实现天然气自给有余。 
  射洪生态环境良好。城市乡村,绿树葱茏,森林覆盖率40.5%,是全国首7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县有耕地67万亩。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农业复种指数268%。